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12 12:05:51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1

《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一课,可以说是“百易其稿”,要上好一节课真非易事。这篇课文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就因为太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会觉得司空见惯,对课文的内容无动于衷,不能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所以如何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主动去帮助他人,就成了这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在执教《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一课后,积累了自己的几点心得,下面简单地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联系生活中的“大爱”拨动学生的心弦

在授课时我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令世人哀痛的汶川地震,一是令世人为之惊喜的北京奥运。这两件事可以说是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我抓住这两件大事,紧紧联系课文,以助人的角度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当学生看到汶川地震的视频中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助人场景时,有的学生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当学生看到在包括自己的无数人的帮助下,灾区的孩子已重返课堂学习的温馨画面时,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助人的快乐。当看到北京奥运会上辛勤忙碌而又快乐的志愿者时,当听到看到奥委会主席罗格称赞自愿者的话语时,当看到悉尼的“志愿者林”时,学生体会到了助人是得到世人普遍为之称颂的高尚行为。能让自己更快乐、生活得更有意义。并发自肺腑地说出了“我长大了也要当志愿者”的动人话语,让人深深感到祖国后继有人。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我重组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并产生了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的愿望。

二、联系生活中的“小我”拨动学生的心弦

有了关于汶川地震中的“大爱”的铺垫,学生的情绪已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我适时引导学生去回顾生活中助人的事情,启发学生用心体会从中获得的快乐。“运动会上,我受伤了,是××扶着去医务室。”“我的'邻居是一位独居的老奶奶,我经常去和老奶奶说说话,给老奶奶解闷。”……课堂上是如此温馨、快乐,学生们进一步深深地体会到了帮助助人的快乐,及被别人帮助时从中获得的快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原来是需要互相扶持的,助人还能让社会美好。

三、创设体验活动拨动学生的心弦

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遗漏课题,让学生帮着寻找。”在课堂上,我又设置了一个小游戏:“给笑脸贴鼻子。”而游戏者必须在全体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让学生一次次地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从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中获得的快乐。学生兴趣盎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淡化完美,追求真实;淡化说教,追求无痕;淡化概念,追求情景;活化教材,追求深度;拓展教材探索空间;发掘教学个性内涵;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教学内容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宽容互动的师生关系,这就是品德课所追求的境界。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2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一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时,我给本课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两个关键词:一是观察,二是思考。具体说,就是让学生了解交通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懂得交通法规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并运用恰当的方法搜集各类信息,了解现代社会人们是怎么解决交通问题,并展开想像的翅膀畅想末来的绿色交通。

我认为,品德课不是对儿童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要以儿童参与其中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课堂资源应来源于生活,通过课堂活动和思考,又运用到生活中去。我以《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课为载体,综合了许多孩子身边有关的交通问题,来设计本堂课的教学思路,让课堂更多贴近生活。

就本堂课,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第一,着眼观察。

我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课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挖掘学生的情感。

(1)我利用复习旧知导入本课,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真实感受认识到中国的交通发展迅猛给生活带来方便,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大意,并展示了一系列图片资料,让学生看到了交通给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

(2)我运用本学校校门口“接送学生造成交通堵塞”的实例,让学生真实感受交通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有话可说。

(3)在教育学生要注意交通安全时,我展示了小学生在马路中间踢球造成车祸、不满12周岁上路骑车违反交通规则的课件,用贴近生活的事例,感染学生,让他们更理智地看待安全问题。随后,让学生对安全问题畅所欲言,进而介绍一些身边的交通标识。学生看到熟悉的路段,发言积极,十分投入。

(4)在谈到治理交通污染、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我展示了政府在交通方面是怎样治理和利用新能源的。让学生进一步真实地感受到新能源带给我们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着力轻松。

我的教学对象是儿童,交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所以,我根据教材的特点着力营造、渲染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

(1)在这堂课中,交通事故作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不想太沉重地渲染,而是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交谈中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乐意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人。

(2)教师采用诙谐的语言,扮演了“主持人”的角色。

  第三,着重思考。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是采用活动化学习的形式进行,因而活动的全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所以提问也是开放性的,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查找相关的资料,充分体现了认知的多元化,感受的差异性,提高的层次性。如在小组讨论如何减少尾气危害时,学生能展开想像的翅膀,从能源、绿化、过滤等多个方面思考,从而解决汽车带来的污染问题。

这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金点子征集活动”,让学生展望家乡未来,为家乡的交通出谋划策。学生充分的把自己的想法发挥出来了,我感觉到了孩子作为社会的一员,也在承担建设的重任。

限于本人水平与能力,总觉得有些不尽人意之处,还可以再加以改进。上完这堂课后,经过几个老师的互相交流,我进行了归纳整理如下:

第一:所设计的环节太多了,整堂课的容量太大了。在出示交通事故数据后,我让学生谈谈该对司机朋友说些什么。学生很积极,我也没来得及适时调整引入下一环节,所以后来在讨论解决“尾气危害”时,时间有点仓促。老师应该理性地掌握时间,后来想想其实这个环节可以简单带过,学生在讨论自己平时要注意的交通安全时就已经达到了遵守交通规则的目的,再让学生说说司机朋友要注意的交通规则,有点画蛇添足。

第二:我在和学生一起观看交通带来的问题时,因为要考虑下面的思路,没有和学生一起观看感受,没有做到和学生共情。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从容清晰地思路,这是我以后要注意追求的。

课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我希望自己在教学设计时能化繁为简,从想得多到想得精,抓住精髓,我希望在课堂能有“胜似闲庭信步”般的从容淡定,让课堂能收放自如。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3

《交通与我们的生活》一课的设计主旨是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悟、总结出交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深刻体会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整课堂,我上的轻松,学生也乐于参与。

整堂上,我没有一次一次地讲交通运输与人们怎样的`关系密切,而是让学生通过看、想、说,去体会交通运输与人们的密切联系,懂得怎样使用和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交通运输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