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2 12:08:42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

知识目标: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能力目标:

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第一首诗重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其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设计思路:

本节课巧妙创设情境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本首诗的多媒体课件 1个;山水画的投影图若干个;配有读诗的有关乐曲及有关大自然的音乐 。

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边放大自然的音乐边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好不好?(好!)闭上眼睛!出发!让我们伸开幻想的翅膀:我们仿佛每人长出一对翅膀,开始起飞吧。飞呀……我们越飞越高。睁眼!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师边说边分别出示各种大自然的美丽画面)看!我们又来到了哪儿?(学生不时地发出赞叹声)

二、谈话提示课题

师:大家说美不美?实际上大家想一想: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是不是也和你们一样也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呢?(是!)那今天我们也邀请他们,跟随他们一起去,好吗?(好!)好!那让我们随唐代诗人王之涣一起先到第一站:鹳雀楼(边说边出示课题:登鹳雀楼)准备好了吗?出发!

三、学习第一首诗

(一) 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鹳雀楼山水画面。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身临其境,老师指导看图。

(1)师:登上鹳雀楼,这时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师边指图边绘声绘色地介绍鹳雀楼的来历。

(3)师: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

(4)师:现在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这首诗的( 屏幕展示动态画面《登鹳雀楼》和朗诵)

(5)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 (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二) 了解课文大意:

1、指学生分别朗读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鹳雀楼山水画面。

学生边看图边试着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师肯定后其他同学再互相试着说说。

学生归纳:这两句写的是它的景色(师板书:景色)

3.师: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

学生分别朗读第三、四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并试着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学生归纳:后两句写的是诗人的感想(师板书:感想)

4、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5.学生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并试说全诗意思

6、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

7、找一找: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8、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举例说说如何运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句并让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说明什么哲理?(板书:哲理)

四、、按上面方法学习第二首《题西林壁》 ,重点内容如下:

1.知诗人,解诗题

(一) 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庐山山水画面。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身临其境,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1)师:诗人苏轼站在庐山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 )

(2)师: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 ( 屏幕展示动态画面《题西林壁》和朗诵)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 (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二) 了解课文大意:

1、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庐山山水画面。

师:登上庐山,诗人看到了什么?并指导看图。

并解释题目: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学生分别朗读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 、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 、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 、讨论句意: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7、想意境,悟诗情

(1)放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庐山山水画面。 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五、学生小结:这两首诗各有特色,而且前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都是写诗人的感想。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使我们从中获得启示。

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2

[目标预设]

……此处隐藏17457个字……>【设计理念】

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诗句变成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画面,通过图、文、声、画,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进入情境感知、体验,然后引发他们思维、想像,为理意、体情奠定基础,突破教学难点。

二、采用自问自探的方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通过探究获取知识,发展学生个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古诗。

【设计思路】

这是苏教版第三册的一首古诗,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教学时,要以读为主,通过图、文、声、画,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问中读诗,在自探中品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想像中发展语言。 【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诗,简介诗题

1.小朋友,在我们浩瀚的中国文化中,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谁来把你喜欢的吟诵给大家听?

2.生吟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师板贴诗题,并指导朗读)

4.(课件展示一组鹳雀楼图片,生欣赏)师述:你们看,这就是鹳雀楼,它一共有三层,面临黄河,传说古时候许多鹳雀喜欢停歇在这里,因此人们把这座楼叫做“鹳雀楼”。鹳雀楼初建时不怎么有名气的。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他有一次登上这座楼时,作了一首诗,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了。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想不想学?

二、自主学习,感知诗句

1.(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及《登鹳雀楼》一诗)师配上古筝乐吟诵。

2.师述:小朋友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想不想也来读一读?(想)请同学们自己打开课本,读一读这首诗

3.检查生字

课件示没有拼音的诗,且闪烁生字“雀、楼、依、入、欲、穷、目、更”

看,古诗中的生字娃娃在向你们招手了,我们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你认识谁就和谁打招呼,不会的可以请小朋友帮忙!

4.检查读诗 生字都认得了,那读好诗句就不成问题了,谁来读?开小火车读每句诗,注意引导读出诗的节奏。(课件可画停顿线)

5.那谁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三、自问自探,理解诗意

1指导质疑 。请小朋友自己再轻轻地读读诗,想想哪里你不懂?交流疑问。

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小朋友别着急,我们还是有解决的方法的,知道有哪些方法吗?

2.交流总结读诗方法并出示

(1)借助课文里的插图理解诗句。

(2)反复读,读中理解。

(3)发挥想象,想象可是理解古诗的一大好帮手)

3.再读古诗,探究诗意。

4.交流探究学习的收获。

(1)理解第一行诗

我们先来看看文中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

问:a白日指什么?(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

b 太阳怎样呢?看图,读句,想。

c 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 依山尽是说太阳—

d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

e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怎样画呢?

简笔画: 连绵起伏的山 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 “依山尽”。

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这句话谁能读好?

f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景?)再指名读,齐读。

(3)理解第二行诗

a、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

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

b、黄河水流是什么样的呀?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示图,交流。示词,认读。 谁再来说说这句话描绘的情景,争取用上我们说过的词语。

c、黄河入海的源头在鹳雀楼上是看不见的,因为离得很远很远,作者这样写是他在发挥——想象 我们也来发挥想象,把黄河奔腾入海的情景画出来。指名板画。(必要时师帮助)

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

d、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指名,评,男女比赛,读出气势。

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气象是多么雄浑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的读读,美美的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

f、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禁思潮起伏,引读。

5.出示三,四行诗句。

他在想什么?引:千里目指想怎样? 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示“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而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引导说: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如果站在原地的话,再好也只能看到那些景色)

这是因为——?让生试说。

6.诗人王之涣面对眼前如此壮美的景象,心胸特别舒畅,目光特别远大,他不由得感叹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啊,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句诗不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而且也激励自己和别人向更高的新的目标努力。小朋友,你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或听到过这两句诗?

7.学生交流。

8.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勉励自己更上一层楼吧!

9.学到这里,小朋友,你想不想也来做一回小诗人?(指名吟诵)

10.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登上鹳雀楼,面对眼前如此壮美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全班学生吟诵)

11.一首诗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诗也是一首动听的歌,你们听(生欣赏歌曲)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吟唱吧!(师生吟唱)

四、欣赏作品,学习生字

1.小朋友,这首诗不仅成为千古绝唱,而且还被许多书法家写成了书法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你们看,(课件展示一组不同字体和风格的书法作品,师简介,生欣赏)

2.这些书法作品真让人赏心悦目,小朋友,你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小小书法家?(想)那老师觉得我们应该先把这首诗中的生字学会了,是不是?(是)下面我们就跟着电脑爷爷来学两个比较难的字。(课件展示“楼”“欲”两字的笔顺,学生跟电脑爷爷书空)

3.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生交流)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课后请每个小朋友也写一幅漂亮的书法作品,在班里举行一个书法作品展览会,好吗?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