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一次抱母亲》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次抱母亲》说课稿1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主要记叙了“我”去医院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在护士换床单时,“我”第一次抱起了母亲,从而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和融通。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儿子对母亲的感恩。
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娓娓道来,毫不修饰,但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引人思考。
[教学目标]:
从课标出发,结合课文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担”,能认会写“摔、瘦、越”等生字。重点理解“翻山越岭”“愧疚”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悟母亲的无畏、博大的情怀,激发对母亲的崇敬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文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感悟母亲的无畏、博大的情怀,激发对母亲的崇敬与感恩之情。
二、说教法学法:
4、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朗读感悟,带入情境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抓重点语段,反复品读,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心灵当中。
5、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所以在注重运用教法的同时,坚持教法为学法服务,本课学法将采用“质疑探究法”“读思议想法”为主,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揣摩体验母亲对子女的爱,儿子对母亲的感恩。
三、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阎维文的《母亲》,创设氛围,形成情感共鸣。
2、板书课题:第一次抱母亲
3、(过渡语:《第一次抱母亲》是著名作家张炜月的散文名篇,它曾让无数人流下感动的热泪,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文本,领略那别样的母子情深。)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查字典,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字音障碍,如此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的意识和能力,也为下面有感情朗读奠定了基础。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摔、越、瘦”提醒学生摔不能漏写率中间的一点,瘦里面的一竖要穿过横。提醒“担”字是多音字,让学生各组一词,理解词语“翻山越岭”和“愧疚”的意思。
2、多种朗读:指读,齐读,分角色朗读,提醒学生整体语速要缓慢,气徐而声柔,用声自如,给人深沉和温暖之感。
3、再读课文,学生进行分段,概括段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环节三:研读课文,入情入境
1、动意——惊觉母亲“轻”
“抱”是叙事的引子,是人物情感的发轫,我将紧扣课题,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划出相应的语段,圈出抱的动作,启发学生思考同样是抱母亲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
PPT出示:
我左手拖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拖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由最初的使劲抱母亲,到最后轻轻抱母亲,引导学生找出反应作者心情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出作者的心痛和自责,不忍和愧疚。
PPT出示: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理很难过。
我愧疚的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2、动容——回忆母亲“辛”
(过渡语: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母亲竟让作者如此难过和愧疚?)
引出对于母亲形象的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和讨论,概括总结出母亲的形象。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
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艰辛隐忍的母亲)
我们长大了,可以干活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疼爱子女的母亲)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坚强如山的母亲)
提那些事干什么?那些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谦虚朴素的母亲)
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情感。在学生探究的过程当中,我及时进行朗读指导比如用低缓与深沉的语气读出母亲的艰辛隐忍,用心痛和不忍的语气读出母亲的坚强如山,用害羞与微笑的语气读出母亲的谦虚朴素。
为了让学生感知母亲形象的高大,生活的艰辛,我将用一道算式让学生直观感受:
PPT出示:我+妹妹+100斤重担+生活的坎坷……=80多斤的身体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基于此,我设置了如下环节引导学生想像说话,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
我仿佛看见了母亲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她正()
我仿佛看见了母亲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她正()
3、动心——反省自我“愧”
我将反复渲染,描述母亲的形象,在学生一次次的齐读中,加深对母亲的爱,强化作者的愧疚与难过。
PPT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理很难过。
我愧疚的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PPT出示:面对这样一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母亲,儿时的我年幼无知,竟丝毫没能体会,现在想来是多么难过、愧疚啊!(齐读——)
面对这样一位无私付出,不计回报的母亲,长大后的我依没能为母亲分担辛劳,想到这里,我更加难过、愧疚(齐读——)
面对这样一位坚强如山的母亲,我竟一直以为她力大无穷,现在才知道母亲已体力透支,积劳成疾,我怎能不为自己的疏忽而难过、愧疚?(齐读——)
4、动情——报答母亲“恩”
(过渡句: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想到母亲曾经无数次的抱我,我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从而揭示出第二次抱母亲是用心用情,抱起了对母亲不尽的感恩,和愧疚。在理解母亲泪水的丰富含义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配着轻柔的音乐,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母亲流下的是幸福、欣慰,激动,甜蜜的————泪水。以图文结合,音乐渲染的形式,让学生和文本融为一体。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和感受,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特点,同时为了深化母子间浓浓的亲情,我设置了以下训练:
病房里安静极了,抱着母亲的儿子此时内心难以平静
以“母亲,我想对你 ……此处隐藏26387个字……,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第四、五自然段是第三部分。这篇课文,我用两课时完成。下面我针对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二)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进而品味,把握课文中的语言和动作细节,理解、体验、感悟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深厚情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及本课书的内容,我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和母亲之间的深厚的母子亲情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这节课的难点是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要求及教学重点、难点,我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深厚的母子之情。
3、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四)教具准备
投影机、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本班学生比较活跃,很喜欢朗读课文,喜欢探讨问题,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但是由于他们是乡镇的孩子,对文中语言的感悟有一定难度,对于捕捉文中的细节描写敏感度不强,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这样才能体验文章人物的情感。
三、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这篇课文重点记述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促读法、提问法、情境创设法等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想象、感悟文章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我将引导他们运用“朗读——理解”学习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本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读书的熟读法,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课文。根据课文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还引导他们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习,使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养成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最关键!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旨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衔接到新内容,使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印象,也容易激发情感,复习读书方法,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以形成共鸣。小助手领读上节课学习到得赞颂母亲为子女操心关心的诗,为学习课文奠下情感的基调,接着复习读书方法,引用歌德的话,(1)煮书:你们一定很奇怪,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煮呢?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所以有人把读书叫“煮书”。
(2)、出示歌德的话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课文用上这样的读书方法,去体会母亲的爱。”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个教学环节。
(二)细读品味,体验情感(学习课文第
2、3自然段)
1、紧扣重点句,深读感悟
教学伊始,我用一个过渡句:上节课我们通过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动作和对话,意外发现母亲竟然那么轻,(师相机板书:第一次抱母亲(轻)那么,为什么我会以为母亲很重呢?”
请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把你最感动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重点抓住“翻山越岭、年复一年、重担、力大无穷、笑了笑、哪个”等词加以理解,因此,通过朗读、感悟、体验,就让学生知道了“我”对母亲的不了解。从而把我对母亲的歉疚之情引向高潮。
教学第二部分时,我先承上文质疑:“对于一个与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儿子来说,竟然对母亲的身体这么轻一点都不了解,他的心情怎么样呀?”等学生说出“难过、愧疚”后,我让他们通过“联系上下文”说说“我”的心里为什么难过?探究“我”的心情。接着投影显示第二自然段“我”回答护士的话,让学生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引导他们抓住“手拉、背背、肩挑”等词语体会母亲的坚强而伟大。为了引出第三自然段,我这样提问:“听了‘我’的一番话后,护士是怎样表现的?”让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指导读好母亲的话及指导学生抓住护士的动作、语言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最后,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我启发他们想象说话:“想想护士此时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这样,让学生加深了母亲的无畏、伟大的感悟。
2、合理创情境,感悟升华
教学第三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轻声读几遍,让学生初步感悟出字里行间浓浓的母子亲情。再让他们找出哪些语句最能反映母子间的亲情?怎样读?读给大家欣赏。然后播放音乐轻读第四、五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这种情感。为了给学生营造深沉的母爱的气场,我以小诗的形式,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贯穿起来,以诗的节奏感,以诗的凝练,以诗的柔情,把学生带进情感最柔弱的地方,又一次体验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最后,联系上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让学生明白“眼泪是母亲为儿子的孝心所打动后激动的泪水。”让学生尽情阐述,进而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这样,又突出了教学重点。为了加深学生对文中母子情感的体验,我创设情境:“如果你是那位护士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又会对母亲说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加深体验。
在“细读品味,体验情感”中,我的总设想是在促读感悟、创设情境和提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探究中进一步内化课文中的深情,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联系自身,表达亲情
在这一环节中,我启发学生课后写“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记忆最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目的是发挥语文学习的情感功能,让学生懂得孝顺的美德,学会做人。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可说是一个微型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突出重点,体现课文的中心思想。因此,我抓住文章的重点,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13第一抱母亲母亲很轻:愧疚、难过回忆母爱:母亲肩负重担回报母爱:抱着母亲入睡母亲流泪:兴奋幸福、感动
母爱伟大、无私、博大
文档为doc格式